(1)堆積密度的含義
磨料的堆積密度是指顆粒狀磨料在自然堆積狀況下,單位體積內所含磨料的質量。其單位也是g/cm3。堆積密度是磨料顆粒密度、顆粒形狀、粒度組成等物理性質的綜合反映,因此是重要的工藝參數。它與磨具的成型性能、制品強度、氣孔率等有密切關系,能直接影響到磨具的磨削性能。它也是計算料倉容積不可缺少的技術數據。所以,JB/T7984.2一1995標準規定:出廠的每批磨料都應在包裝上注明其堆積密度。
(2)測定方法
JB/T7984.2一1995標淮規定采用DMP-1型普通磨料堆積密度測定儀,見圖1-9。測定時,使磨料從規定的高度自由落下,充滿一定體積的容器。然后,稱量給定體積內的磨料質量,即可求出磨料的堆積密度。
(3)影響因素
磨料堆積密度的波動主要取決于粒度、粒度組成和顆粒形狀等因素。顆粒形狀接近球形的磨料堆積密度就大一些。因此,等積形顆粒含量愈高,磨料的堆積密度愈大。由于測定等積形顆粒比較麻煩,所以在生產中往往只控制磨料的堆積密度。堆積密度還與粒徑大小有關。相比之下,粒徑小的磨料堆積密度也小些,見表1-31。磨料的粒度組成與堆積密度的關系極大。把大小相等的球體填充于某一空間、作最緊密堆積時,仍有26%的空隙。為了把空隙充填得更滿,可在大球之間填以小球,這樣堆積密度就大多了。磨料也是這樣,改變其粒度組成就可得到不同的堆積密度。
綜上所述,提高磨料堆積密度的方法有三種。其一,按級配原則,在磨料粒度組成條件所允許的情況下,調節各粒群的含量。其二,選擇不同加工方法,制成不同形狀的磨粒。其三,用整形和選形來提高堆積密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