鋁灰生產工藝流程及其優點
鋁灰是電解鋁或鑄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熔渣冷卻后的產物。其主要成分為金屬鋁、三氧化鋁、二氧化硅、氧化鈣、氧化鎂和氧化鐵。鋁灰中含有氧化鋁,可以代替鋁土礦制備棕剛玉。相關論文和專利已在現有技術中發表。然而,由于雜質,尤其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鐵,需要使用大量鐵屑和碳顆粒來去除這兩種雜質,導致最終棕剛玉中的碳、硅和鐵含量高,氧化鋁含量低導致強度差,產品的硬度和耐磨性。同時,由于鋁灰本身含有游離碳,這部分游離碳在冶煉過程中不會產生還原,但仍以棕剛玉中游離碳的形式存在。棕剛玉用于耐火材料時,這部分游離碳被氧化成氣體,在高溫環境下排出,導致耐火材料起泡,大大降低了耐火材料的耐高溫性和使用壽命。
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鋁灰生產棕剛玉時雜質含量高、氧化鋁含量低導致性能差的問題,我們改進了生產棕剛玉的鋁灰處理工藝。經改進方法處理的鋁灰降低了雜質含量,提高了氧化鋁含量。利用鋁灰生產棕剛玉,不僅降低了原材料消耗,節約了能源,而且提高了成品中氧化鋁的含量,降低了硅、鐵、碳的含量,提高了產品的耐磨性、強度和耐高溫性。
生產棕剛玉用鋁灰的改進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:
- 根據重量比,將1份細度小于150目的鋁灰放入2-5份溫度為90-100℃的熱水中,迅速轉移到與外界相連的容器中6-10小時備用;
- 排空容器中的水,加入與排出水重量相同的90-100℃熱水,浸泡2-14h。浸泡期間水溫保持在90-100℃備用;
- 在步驟(2)中分離鋁灰后,用水沖洗,然后用真空過濾器過濾并干燥所得鋁灰,即鋁灰處理完成。
注意事項:
- 在第b步的熱水浸泡過程中,保持攪拌,以確保鋁灰不會沉積在熱水中。
- 沖洗時水流速度為3-6M/min。
- 真空過濾機過濾的鋁灰應在80-110℃下干燥,直到含水量小于20%。
在這個過程中,鋁灰被添加到水中。因為其中的氧化鈣與水反應釋放熱量,所以溫度保持在100℃左右。在這種環境中,鋁灰中的微量金屬鋁被氧化成氧化鋁,鋁灰中的氨被溶解在水中并被去除,由氧化鈣和水生成的氫氧化鈣與氧化硅反應生成硅酸鈣,并附著在氫氧化鈣表面。組合后,體積變大,密度變小,然后可以通過沖洗去除,從而降低氧化硅和氧化鈣的含量,這不僅降低了熔煉溫度(1700-1800℃,遠低于常規熔煉2000℃的要求),熔煉時間也相應縮短(約6-8小時),從而降低了能耗。此外,由于雜質氧化硅含量的降低,最終棕剛玉的韌性增加;
同時,在上述溫度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,鋁灰中含有的游離碳可以通過氨排放通道從鋁灰內部逸出,并粘附在鋁灰表面。鋁灰經真空過濾機過濾后,在熔煉過程中成為還原劑,不僅在熔煉過程中不需要添加碳,而且降低了雜質碳的含量,防止了游離碳在高溫下氧化成氣體而產生泡沫現象;適當延長儲存時間,增加攪拌操作,可使游離碳逸出更徹底;由于原鋁灰中氧化硅含量降低,冶煉過程中添加的鐵屑量也相對減少,從而減少了產品棕剛玉中殘留的鐵量,提高了棕剛玉的強度。
在此過程中,真空過濾機過濾的鋁灰需要干燥,使鋁灰在熔煉過程中充分分散而不結塊,使其表面的游離碳充分參與反應,同時使產品棕剛玉中的氧化鋁分布更加均勻;沖洗過程中的水流不應過快,以防止大量游離碳被沖走。實驗表明,水流速度應為3-6M/min。
與現有技術相比,該方法具有以下優點:
- 由于采用上述方法對鋁灰進行處理和再利用,去除了鋁灰中的氨,防止了設備的腐蝕,鋁灰中的游離碳被轉移并附著在鋁灰表面作為還原劑參與反應,避免了國外碳源的引入,產品中氧化鋁含量提高到96.5%,硅含量提高到0.5%95%,鐵含量提高到0.5%03%,鈦含量提高到1.5%65%,大大提高了棕剛玉的韌性和耐磨性、強度和硬度;
- 由于鋁灰中雜質的減少,特別是氧化硅和氧化鈣的含量減少,熔煉溫度降低到1700-1800℃,熔煉時間相應縮短(約6-8h),降低了能耗;
- 通過上述方法,降低了鋁灰中的雜質含量,減少了鐵屑的消耗,并且不消耗額外的碳,這不僅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,而且還降低了成品中的鐵和碳含量,防止了因碳含量高而在高溫下起泡,提高了產品的耐高溫性。